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各省中考 - 四川中考 - 巴中中考 - 正文

2017巴中中考方案政策实施办法

来源:巴中市教育局 2017-3-29 9:21:39

巴市招委〔2017〕6号
 
 
巴中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
巴   中   市  教  育  局
关于印发《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招委、教育局,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市教育直属中学:
经研究同意,现将《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巴中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  巴中市教育局 
 
 2017年3月27日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巴中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   2017年3月27日印发
附件:
 
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合并进行,实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三年制中职统一考试、分类分批录取。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和省教育厅有关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精神,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学、考、招有机衔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规则程序,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好招生考试工作,促进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发展。
二、学业水平考试
   (一)考试范围及考查科目。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含思想品德、历史)、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以及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体育。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考查科目由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其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试科目的考试范围和要求详见《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考试说明》(附后),各学科试题易、中难度、较难题比例约为7:2:1。 
(二)考试时间、科目安排及分值
 
时间安排考试科目时间分值升学满分
六 月 十 二 日上午9:00-11:00语文120分钟150分150分
下午2:00-4:00理科综合120分钟150分150分
下午4:30-6:30英语(听力30分)120分钟150分150分
六 月 十 三 日上午9:00-11:00数学120分钟150分150分
下午2:30-4:30文科综合120分钟150分150分
5月底前理化实验操作考试 20分20分
5月底前体育考试 50分50分
合计   820分

其中:“文科综合”含历史90分,思想品德60分;“理科综合”含物理90分,化学60分。 
(三)表达和呈现方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用分数表达,等级呈现。单科等级划分区间:A为135-150分,B为120-134分,C1为105-119分,C2为90-104分,D1为75-89分,D2为0-74分。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地理、生物结业考试及体育考试成绩参照以上标准划分等级。总分等级划分区间:A为738-820分,B为656-737分,C1为574-655分,C2为492-573分,D1为410-491分,D2为0-409分。各地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名或公布名次。
(四)考生报名。报名工作由市招办统一组织,各县(区)招办具体实施。报名时间为4月1日至4月10日,网上报名系统将按时间节点准时关闭。具体报名办法详见《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办法》(附后)。实行网上报名、统一考试、一生一档。应届在校初中毕业生由学校组织报名,社会考生到县(区)招办或指定地点通过网上报名。考生各类信息必须齐全规范,准考证号由市招办统一编排,文化考试、体育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均使用统一编排的同一考号。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应参加考试,未参加考试的,不得就读普通高中。
(五)考试组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基教科统筹协调。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考试,由市教科所命题,市招办和各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监考教师主要从高中学校选派,实行交叉监考。市教育直属中学、经开区奇章小学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委托巴州区教育局组织实施。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和体育考试由市、县(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分级组织实施,考试成绩(保留一位小数)于5月底前分别报市教育局基教科和市招办。2017年初中二年级地理、生物结业考试采取学完即考的方式,由市教科所命题,各县(区)教育局具体负责组织考试和评阅试卷,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于7月底前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六)考点设置及巡查
   1.各县(区)考点应相对集中设置,既要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又要方便考生就近参考。要严格按考点设置要求,从考点环境、食宿卫生、交通安全、供水供电、社会治安等各方面周密安排,确保考试顺利进行。要高度重视抓好考生考试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各县(区)考点设置情况(附后)于4月20日前报市招办。 
2.考试期间,市教育局将派巡视组对各县(区)考试情况进行巡查。各县(区)教育局和招办也要派巡视员对本县(区)各考点考试情况进行巡查。
  (七)试卷领取及保管
  1.试卷领取时间为6月10日,领取地点和办法另行通知。
  2.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属国家秘密材料。各县(区)及各考点、考场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严禁任何失、泄密事件发生,违者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触犯刑律者将依法移交司法部门。
  (八)试卷评阅
  试卷评阅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市招办具体实施,采用网上评卷,具体要求按《巴中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  巴中市教育局关于巴中市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行网上评卷的通知》(巴市招委〔2015〕2号)执行。6月16日—22日评卷,6月23日下午3:00公布中考成绩(对考生只公布等级),同时开放考生网上免费成绩查询(网址http://zk.bzszb.cn/),24日—25日考生查分,26日下午公布查分结果。
(九)考试收费标准及使用
  1.根据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2〕641号)精神,考生报名时须缴纳报名考试费60元(其中文考、摄像、建档43元,实验操作考试10元,体育考试7元)。各地各校必须严格按收费标准执行,如经费不足,要积极争取县(区)政府给予解决。
2.上缴经费按每位考生16元收取。用于试卷印制、考试组织、评卷等。上缴经费务于4月底前交市招办。
  三、综合素质评价
(一)评价内容。以教育部印发的教基〔2002〕26号文件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和考查科目等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各县(区)应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细化,并结合使用《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巴中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试行)》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二)呈现结果。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呈现分为两部分:一是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给予整体描述,注意突出其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二是等级评价。分别以A、B、C、D四个等次呈现其不同的发展状况。综合素质表现很好的,评为A等;表现较好的,评为B等;表现一般的,评为C等;表现极不好的,评为D等。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得事先确定等级比例。评价结果应在考试前报市、县(区)教育局基教科(股),供招生录取使用。
(三)规范程序。综合素质评价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同时应以实证性材料和数据为基础,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须坚持程序规范,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学校评价、社区评价等环节中应有规范的措施和办法。
四、保障措施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直接关系到广大考生和众多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影响面宽、工作量大,各县(区)教育局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局长为本辖区招考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辖区内的招考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万无一失。
(一)实行公示制度。各初中和普通高中学校应按要求将有关政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应公开的信息在校内或通过其他渠道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考试、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建立诚信制度。参与命题、阅卷、考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建立诚信档案,并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要强化考生诚信教育,加强考生信息管理,严禁泄漏考生信息和考试成绩。
(三)严肃考风考纪。各县(区)教育局和相关学校要切实加强考风建设,严密组织考试,严肃考试纪律,杜绝一切舞弊行为。
(四)健全监督制度。各地应建立由“两代表一委员”、纪检监察人员、民众代表、新闻媒体等相关人员组成的监督队伍,对考试招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市、县(区)教育局要对考试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在考试和招生工作中违规违纪的人员,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办法
 
一、报名时间
1、2017年4月1日至4月10日。
2、2017年4月20日前各县(区)招办将考生报名基础信息准确上报市招办。并落实好考点、考场的布点,准确的试卷需求量以及英语听力U盘数量(一个考点一个正用U盘和两个备用U盘)。
二、报名地点
1、在校初中毕业生须在户口所在的县(区)招办或招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2、市直属学校考生和经开区奇章小学考生在巴州区招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3、往届生、社会考生可直接到县(区)招办报名或县(区)招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三、报名条件
2017届所有初中毕业生必须参加考试。
下列对象不能报考:
1、已取得高中阶段教育及以上学校学籍的在校生;
2、在校初中修业年级学生(艺术、体育类院校及综合类院校艺术、体育、幼功类专业除外);
3、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四、报名办法及程序
1、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网址 http://zk.bzszb.cn/)及现场信息确认的方式。
2、考生报名时,在教师指导下,由考生在网上按要求准确输入本人基本信息;考生凭身份证原件或户口簿原件到县(区)招办指定地点进行报名信息现场确认签字,并按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2〕641号)规定缴纳报名考试费。
3、初中毕业生享受加分照顾政策条件的考生,必须认真从严审查,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加分条件如下(参照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我省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5〕38号)文件执行):
①正住户口在我市居住三年以上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②归国华侨青年、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
③烈士子女加20分。
符合多种照顾条件的,只能享受其中一项最高分值的加分项目,不再累计加分。
符合以上②、③照顾条件的考生,须有市级以上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和原始证件;考生的加分(即特征分)材料由县(区)招办审核后,按省教育考试院下发的特征分数据库结构,建立考生特征分数据库,于5月底前报市招办。
五、考生报名号及考场座号编排
1、考生报名号由县(区)招办统一编制。
2、考生报名号由12位数组成,从左到右,前两位“17”为年份,三、四位“65”为巴中市代码;五、六位为县(区)代码(巴州区为01,平昌县为02,通江县为03,南江县为04,恩阳区05);第七位“1”为考试类型,所有学校的考生均为“1”,八、九、十、十一、十二为考生流水号,各县(区)分别从00001连续编排,不得间断。
3、考点由县(区)招生委员会确定,原则上应相对集中在考生较多、交通便利、应试环境较好的镇(乡)政府所在地。每考场为35人。
4、考生考试座位号由市招办按考点统一编排。
六、考生信息管理
1、县(区)招办按省教育考试院的信息采集标准和要求,核对、汇总后,于2017年4月15日前上报市招办。
2、为有利于考生学籍电子注册的规范以及国家资助政策的顺利实施,县(区)学校要严格管理考生的基础信息,任何人不能更改和对外泄漏。要严格按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管理要求》标准以及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的要求采集和校验考生基础信息,确保考生基础信息规范、准确、安全。
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库信息项目表
 
序号字段名类型宽度字段项含义字段项说明
1BMHC12报名号见文件
2XMC16姓名姓名紧左填写中间不留空格(卡上为4个汉字)
3XBC1性别1 男2 女
4KSXJHC19考生学籍号考生初中阶段学籍号
5BMXHC5报名序号报名号第8——12位
6XQDHC4市级县区代码见文件
7BYZXDMC8毕业中学代码由各县(区)招办编制
8BJDMC2班级代码由各学校编制
9ZZMMC1政治面貌1党员  2 团员  3 其他
10MZC2民族见:民族代码表
11CSNYC8出生年月日YYYYMMDD(卡上为YYMMDD)
12SFZHC18身份证号(为考生唯一标识)按本人身份证号填,内地身份证只有15位数字和18位数字(18位身份证最后一位可为X)两种格式。末尾为“X”的,录入大写“X”
13KSHLBC1考试类别1 升学类 2只参加毕业考试不升入高一级学校
14JSC1加试1 藏文,2彝文
15DDKSC1单独考试1 藏文 2彝文
16BSWYC1笔试语种1 英语2 俄语3 日语
17KSLBC1考生类别1初中应届 2初中往届3农民工4退役军人
18JKSC1借考生1借考生
19HKLBC1户口类别1农村 2城镇 
20YZBMC6邮政编码按国家公布的《全国邮政编码》填写
21LXDHC17联系电话只能填写半角数字
22HZZGC18照顾对象代码A 地区级三好生  B 地区级优干生  C 地区级体尖  D 少数民族 E 教师子女  F 烈士子女  G 归华侨及子女  H 残疾青年  I 台湾省籍青年  J 县级三好生  K 县级优干  L 艺术特长  M优抚对象  N科技发明  O科技论文  P 市、州自定义Q市、州自定义  R市、州自定义
23TXDZC54通知书寄达地址指省(区、市)/地市区/县市旗/乡镇/街村详细地址(为考生接收录取通知书地址,考生必须填写)

 
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场)设置表

       县(区)招办公章: 经办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考点名称考点编号考生
总人数考场
总数有参考学生的
中学代号有参考学生
的中学名称考点负责人及联系电话保密室电话
(座机)
        
        
        
        
        
        
        
        
        

注:此表应于4月20日前报市招办。
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各学科考试说明
 
2017年考试科目:
语    文: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数    学: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外    语:试题满分150分(听力3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文科综合(思想品德、历史):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注:各学科无多项选择题;易、中难度、较难题比例约7:2:1
 
 
 
 
 
 
 
 
 
 
 
 
 
 
语    文
 
一、考试范围
 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至9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依据,体现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全卷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三、试卷结构及分值
 (一)试卷分为语文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个部分。其中,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4分,现代文阅读36分,写作60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知识与运用”中考查。
 (二)题型:试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类,其中,客观题约为20%,主观题约为80%。题型可有选择题、填空题、图表题、文言文翻译题、问答题、写作题等。
 四、考查内容与要求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
1.正确识记教材所涉及的常用汉字的音、形、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2.汉字书写规范、正确、端正。
3.正确使用词语。
4.正确仿写句子。
5.正确修改句子语病。
6.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7.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8.课外名著阅读。
(二)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1.口语交际
能根据情景,清楚、连贯、文明、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不偏离话题。
2.综合性学习
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发现、探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①能策划语文活动,拟定活动方案。
②能根据材料筛选信息,提出和探究问题。
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能背诵《语文课程标准》“附录1(7-9年级61篇)”所列的优秀诗文篇目,并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名句,能正确默写、理解其中的重要句子(段)。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3.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意思。
4.理解并能意译文中的句子。
5.古诗词的简单赏析。
文言文阅读材料可以课内外结合。
(四)现代文阅读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3.把握文章基本意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4.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初步领悟文学作品内涵;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有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现代文阅读材料可以取自课外。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并达到以下要求:
1.写作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叙述、状物、抒情、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要求能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
2.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挚、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3.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运用联想或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提倡有创意地表达并富有文采。
4.书写规范,端正,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5.写作要力求体现个性或特色。
6.字数不少于600字(包括标点符号在内)。
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可以半命题的形式)。
英    语
 
一、命题依据及范围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英语学科命题应依据《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的要求,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的基本内容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全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听力30分,笔试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三、试题难易度:基础题70%;中档题20%;较难题10%。
四、试题内容、结构及分值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的要求,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试题应涵盖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以及语法知识、词汇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等内容。
试题结构及分值如下: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根据对话内容选择正确图片。(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第二节:根据对话或独白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满分40分)
第四部分:口语运用(补全对话,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第五部分:语言运用(同义句转换,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第六部分:写(共2节,满分2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15分)
 
 
 
数    学
 
一、考试方式
①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全卷满分为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②参加考试的学生带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进入考场。
二、试卷结构
1.基本结构
试题题型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客观性试题指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直接填写结果。
主观性试题指计算题、证明题、阅读题、画图题以及探索题、开放题等(常统称为解答题)。解答题要有解题的主要过程,关键步骤不能省略。
2.题型比例
全卷不超过35个小题,每个小题的设问最多3问,试卷采用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开放性解答题)组成,其中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填空题)的分值不超过试卷总分值的40%,开放性解答题的分值可占总分值的5%-10%。
3.知识内容比例
数与代数约75分,空间与图形约58分,统计与概率约17分。
4.试题难度比例
容易题70%;中等题20%;较难题1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重要关注点
数学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四大学习领域,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为依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1.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了解数的意义,理解数和代数运算的算理和算法,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
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够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
正确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结合实际需要有效地表达数据特征,会根据数据结果做合理的预测;了解概率的含义,能够借助概率模型或通过设计活动解释事件发生的概率。
2. 关注“数学活动过程”
数学活动过程包括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从事探究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也包括能否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否使用恰当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数学的思考过程。
3.关注“数学思考”
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其内容主要包括:
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够使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并借助符号转换获得对事物的理解;能够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几何现象;能够运用图形形象地表达问题、借助直观进行思考与推理;能合理借助统计活动去收集信息;面对数据时能对它的来源、处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推测性结论做合理的质疑;能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一些确定或不确定现象;能从事基本的观察、分析、实验、猜想和推理的活动,并能够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已的观点。
4.关注“解决问题能力”
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识。
5.关注“对数学的基本认识”
形成对数学内容系统性的认识(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数学方法之间的相似性等);深化对数学与现实或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等等。
(二)学科总体要求
1.《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获得适用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数学课程标准》阐述的教学要求具体分以下几个层次
知识技能要求:
(1)了解: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2)理解:能描述对象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4)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过程性要求:
(5)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感受。
(6)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7)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这些要求从不同角度表明了数学学业考试要求的层次性。
四、具体内容与要求 
  (一)数与代数
  1.数与式
(1)有理数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实数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
  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⑤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
  ①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③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4)整式与分式
  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②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③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④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⑤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2.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②能用观察、画图等手段估计方程的解。
   ③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④掌握消元方法,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⑤ 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⑥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⑦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③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3.函数
  (1)函数
  ①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②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③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④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⑤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出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⑥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会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2)一次函数
  ①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②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③理解正比例函数。
  ④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⑤能根据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反比例函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②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k/x(k≠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
  ③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4)二次函数
  ①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
  ②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③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全站专题
    · 英语四六级查分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招生考试网  ·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 招考资讯网  ·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重庆招考信息网  · 广东考试服务网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网  · 云南招生考试院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 中考志愿填报  · 中考分数线  · 中考录取查询  · 中考查分网  · 中考作文网  · 中考试题答案网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成绩查询2017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青海招考信息网  · 云南省招考频道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新疆招生网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湖北教育考试网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吉林省教育信息网  · 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海南省考试局  ·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浙江教育考试院  · 上海招考热线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网上报名系统  ·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 空军招飞  · 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  · 中国大学排行榜  ·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  · 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  · 高考报名  · 艺术特长生  · 空乘招生民航招飞  · 高考志愿填报  · 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  · 单招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